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志愿 > 文章正文
 
广东志愿填报周日开始 招办负责人谈报考技巧
2007-5-18 10:19:00 来源:2exam.com整理 【字体:小 大】

广东志愿填报周日开始招办负责人谈报考技巧
在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标志下,考生正在埋头苦读

  高考前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志愿填报将于本周日正式打响。今年的高考出现诸多变化,让这场战役的形势变得扑朔迷离。面对标准分向原始分的转变,文理分开划线等新情况,究竟如何定位?选报志愿到底应该走出去还是留下来?本报今日特邀招生办负责人和部分重点中学老师为考生出谋划策,帮助考生在志愿填报中事半功倍

  指点沙场

  今年高考变数增多竞争加剧

  今年全省有24.7万人争夺5.3张高校入场券。根据今年全国各高校在广东招生的专业和计划,各普通高校在粤招生总计划35万人,其中本科16万人,专科18万多人,高职高专1.1万人。而广东省高考考生报考人数达55.3万人,增长6.9%,其中报考普通高考的考生51万人,比2006年增加3.4万人,增长7.2%。

  在今年高校的本科招生计划中,文科类专业招生计划为5.3万人,占本科计划的33.1%,理科类专业招生计划为9.7万人,占本科计划的60.6%。反观24.7万文科考生和22.4万理科考生的总人数,文科考生今年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

  东莞中学高三级A区级长张福利表示,虽然今年实行文、理分科以后报考文科的人数多了,文科的录取比例、竞争压力会相对较大,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今年文科本科类的计划比例与去年的录取比例基本持平,广大文科考生应放平心态,沉着应考。

  志愿定位

  可参考去年录取情况或一模成绩

  东莞考生即将在周日开始填报志愿,在志愿填报中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才能做到尽量准确,填报志愿又有什么讲究,几所重点学校的老师为考生们给出了建议。

  准确定位是关键

  东莞中学高三级A区级长张福利表示,标准分转为原始分计分模式之后如何找准定位是摆在学生面前最大的问题。

  他建议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在全市的排名,并参照去年与自己名次相同考生的录取情况再填报志愿。对于两年内学校学生结构变化不大的学校而言,可以直接参考去年各个名次段位考生的录取情况。

  张福利说,用名次来确定定位虽然会有偏差,特别文科的偏差会比较突出,但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他表示,一模考试的成绩对考生而言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学生应尽量将成绩转换为标准分,并将转换出的标准分与历年各校的录取分数进行比较。

  东莞市考试中心主任祁沛林则建议考生,应参考2004年至2006年东莞各批次上线人数占全省上线考生人数的比例、今年东莞一模、二模考试东莞各批次上线人数比例以及今年我省各批次的招生计划数及比例三个数据,对考生自我定位会有一定帮助。

  第一志愿要填好

  无论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第一志愿填报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考生今后的命运,填好第一志愿显得尤为重要。

  东莞市一中副校长陈文清表示,考生填报重点和本科类的第一志愿一定要谨慎,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也要考虑自身实力上第一志愿的可能性。从往年的情况来看,第一志愿的录取率通常都达到了80%以上,如果在第一志愿不能录取,后面的录取难度将增大很多。

  主场情报

  东莞理工学院

  招新生4150人

  东莞理工学院及其下设独立学院城市学院今年计划招生总数为4150人。记者了解到,该院今年本、专科专业将面向东莞招收2569名新生。

  2007年东莞理工学院计划招生1850人,其中20个本科专业预计招生1530人,面向东莞地区招生700人;6个专科专业预计招生320人,面向东莞地区招生180人。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今年计划招生总人数为2300人,其中本科预计招生1400人,面向东莞招收本科生的比率将提高到65%,为910人;专科预计招生720人,面向东莞地区招生599人;而高职类共招生180人,全部面向东莞地区招生。

  中国刑警学院

  招收40东莞生

  今年中国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和广东警官学院继续面向全省招生,其中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继续面向东莞单独招收40名考生,包括4名文科生,36名理科生,在第二批本科提前批录取。东莞报考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考生无论考分多少,只能在这40名指标范围内录取。

  据东莞市公安局政治处张科长介绍,报考公安院校的东莞生源考生毕业后原则上要求回东莞工作。按照规定,被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录取的考生毕业后参加国家人事部组织的人事考试,即可直接分配回东莞市公安局,办理相关接收手续后,可直接成为公务员。其他公安院校的东莞生源毕业生则还需参加全省统一的招警考试。

  破解迷阵

  填志愿应拓宽视野将眼光放长远

  迷阵1:走出去还是留下来?

  选高校,省内好还是省外好?东莞阳光网正在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六成人认为省内高校生活成本低,就业容易,不愿意选择省外高校。

  考试中心主任祁沛林认为,省外院校虽然招生计划少,但院校数量多,分布在全国各地,教学资源丰富。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既要考虑填报省内院校,又不要忽略省外院校,应该把视野拓宽一些,去享用全国各地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

  东莞一中教学副校长陈文清也表示,虽然省内高校招生计划多,但考生过于集中报考省内名校会导致竞争激烈,抬高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反而增加录取风险。而且目前省外许多高校的条件也不差,年轻人适应性强,到省外锻炼一下未尝不是好事。

  迷阵2: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填志愿时,是应该选学校还是选专业?不少学生和家长在这一问题上犹豫不决。

  “在选择学校与专业的问题上,应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来定。”张福利老师建议,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应力争报考名校,名校有更多的资源,能给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而成绩一般的同学,可考虑选择一些好的专业方便今后就业,但一定要将眼光放长远,要考虑到四年之后专业的热门度。

  而对于是否应该填写专业服从分配的问题,考试中心主任祁沛林建议,对于填报名校的考生,应该填好专业服从分配一栏,而且六个专业都要填满。而对于一般学校考生则需要权衡该校的所有专业是否自己都能接受,否则应该谨慎填写是否服从专业分配。

    (记者:王菁  实习生:钱川)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